1. 当前位置:
  2. 首页
  3. 人才工作
  4. 人才培养
  5. 详情

沙湾市:紧扣“三个聚焦”推动人才工作赋能提质

日期:2025-03-04
来源:中共塔城地委组织部
【字体:

近年来,沙湾市紧扣自治区“十大产业集群”建设总体目标,深度融入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大局,立足自身重点产业规划,在人才“引、育、留”各环节谋实招、出硬招,全力汇聚各方英才,为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。 

聚焦“引得来”构建人才汇聚“强磁场”

瞄准“请进来”聚才。依托自治区“2+5”重点人才计划和“塔城英才”计划,柔性引进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、西北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20余人,援疆“小组团”1个,推动16个项目602万元资金落地聚才。紧盯“急难点”揽才。紧扣“5+2”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需求,按照“一产一策”“一企一策”绘制人才引进“云图”,前往疆内外开展引才宣介10余场次,引进能源动力、纺织服装、生物育种等专业人才60余名,为现代化产业注入强劲动能。用好“家乡情”汇才。创新实施“乡贤回归”工程,以乡镇为单元,建立“分层分类、动态更新”的沙湾籍在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,精准掌握959名在外党政、教育科技、文化旅游等领域专业人才信息,重点推介本地产业发展规划、创新创业环境和人才优惠政策,为乡贤人才返乡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。

聚焦“育得强”打通援疆育才“快车道”

教育筑基,精培铸优。发挥援疆优秀教师“头雁效应”,以经验分享、一对一结对、“菜单式”分层培训等形式,为本地教师量身定制培训内容,构建“精准滴灌”式教师培养体系,促进沙鞍教育资源共享。医疗强技,组团赋能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融合,牵头起草《2024年鞍沙两地医疗人才交流项目实施方案》,通过业务讲座、手术示教、疑难病例讨论等途径,充分发挥援疆专家“传帮带”作用,全面提升本地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。项目兴链,产才融合。构建“人才+项目+平台”一体化发展模式,全力推进数字棉业科技研究所建设,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人才孵化中心,建成国家级、自治区级人才工作室5个,实现人才链、创新链、资金链、产业链深度融合。

聚焦“留得住”营造人才发展“生态圈”

真招实策,筑巢引凤。深入贯彻落实《塔城地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》《塔城地区26条人才新政》等优待政策,建成50套“拎包入住”人才公寓,设立5个“青年人才驿站”,持续实施“千百学子入沙计划”,重点培养扶持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,构建“近悦远来”的人才暖巢。政校银企,协同赋能。实行“政府牵线、金融联动、高校助力、企业受益”四方融合机制,定期举办“政、企、才”三方联席会议,倾听企业和人才呼声,帮助解决融资难、招工难等问题20余起,真正实现诉求“一步对接”、事务“一站办理”、发展“一帮到底”的服务闭环。金牌服务,精准保障。聚焦人才发展需求,打造“金牌店小二”服务品牌,创新出台“兴沙惠才卡”,选配行业领域人才服务专员37名,提供“一揽子”有温度、个性化专属服务,提升人才归属感、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
沙湾市:紧扣“三个聚焦”推动人才工作赋能提质-克拉玛依党建网